昨天,神州專車扯上波叔和海清做了一場微博廣告,結果本應聲勢巨大的公關行動卻演變成了徹底失控的公關災難。
最近我們屢屢看到有公司不擇手段地曝光自己。其實,讓自己得到提升從不意味著要先“踩踏”對手。讓我們堂堂正正地來學習提升自己公關能力的五個方法:
無論是報紙記者、行業出版物記者、電視臺記者,還是
網站記者,一看到偏離報道內容的空洞口號,他們就會覺得無聊。“他們隸屬于完全不同的媒體渠道,面向的是完全不同的讀者群。”為世界各地的CEO們進行公關培訓的卡梅隆·赫羅爾德說。“你必須花時間了解記者,以及他們所供職的媒體。”你應該向他們闡述你的故事為什么契合他們目前的報道,而不是簡單地點擊一下“群發”鍵就了事。
2. 招兵買馬
如果你在認真地考慮職業化的媒體戰略,就應該指派專人負責整個公關業務,比如研究記者的背景,以及量身定制新聞
發布會。作為首席執行官,你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內容。位于西雅圖的T公司有27名員工,它的CEO牛大偉聘請了兩名全職的公關人員處理有關工作,此舉收到了成效。一年來,公司被媒體提及的次數超過了100次!牛大偉的經驗很簡單:“你必須為之投資,并且認真對待,就好像按時開會、按時閉會一樣。”
3. 注重私交
公關工作中不應該讓人代辦的是“終端環節”,即與著名記者結交。時不時地給他們發條短信,或者約他們共進午餐。“我從不委派代表做這項工作。”R公司的創始人約翰·魯林說道,這家只有6名員工的公司禮品供應商,由于采取了這樣的辦法,再加上一家內容營銷公司的幫助,一年半以來公司的名號在媒體中出現的頻率遠超過去12年。
4. 千萬別推辭
若是記者在截稿前“人稿無蹤”,一定設法讓重要的高管與他們取得聯絡,而且是電話聯絡,不是通過電子郵件。當赫羅爾德以COO的身份主管公司的公關事務時,他對采訪自家CEO的媒體邀約向來就是一句回復:“沒有問題,他現在有空。我這就去叫他。”此舉收到了成效。公司的名字出現在了許多全國性的媒體刊物上。
5. 以獨特的方式回饋
某家提供整形手術和醫療水療服務的連鎖公司成立了無償去除紋身診所,這立刻引起了諸多媒體的關注,公司員工也感到驚喜異常。公司順勢讓自己的員工向當地的報紙和電視臺講述他們是如何幫助500多名地下幫會成員改變生活的故事。員工們也認同。
“他們感到自己從事的是無比重要的工作。”公司老板達爾尚醫生的這句由衷感慨也代表了一種“順勢而為”的公關格局觀。如果你今天還在思量怎么黑對手,那么希望這些正大光明的體悟能給你一些新的視角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