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洗衣機“絞死”了女童?雖然,對于這一驚詫世人的社會案件,警方尚未定論,但海爾集團在洶涌的輿情面前“躺槍”已然是不爭的事實。
事情起源于9月22日下午,江西今視網發布一則新聞,稱江西南昌新建縣樵舍鎮一對年幼的姐妹在家玩時,不慎爬進海爾洗衣機被“絞死”,姐姐不到4歲,妹妹2歲。當晚11時許,這則新聞經過鳳凰網官方微博二次傳播后,成為公共話題,引來大量關注。截至發稿時止,新浪微博微話題“洗衣機絞死女童”已有30余萬條討論。
此事疑竇重重,微博網友紛紛發起討論,圍繞疑團展開考證。邏輯問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女童是怎樣進入洗衣機的、洗衣機蓋子是如何蓋上并啟動的、女童體重超過洗衣機限重為何洗衣機還會轉動……
鑒于輿情洶涌,9月23日上午,認證賬號@南昌公安 表示警方已介入調查。在接下去的兩天,@南昌公安 又兩次發微博公告此案調查最新進展,并表示,南昌警方已詢問了女童的親人及其他相關人員,并對尸體進行尸檢,但未有進一步結論。
在這一事件中,無端卷入的海爾值得關注。9月23日17時57分,距離江西今視網率先報道此事恰好24小時,海爾官方微博@海爾 發布署名為“海爾集團公關部”的聲明,稱“由于報道中沒有關于事件發生的確切細節和肯定性描述,因此,對報道無法評價。但根據我司洗衣機產品的設計原理和性能分析,在報道陳述的條件下,海爾洗衣機不可能發生轉動”。聲明還強調,海爾的工作人員也已趕到事發現場協助進行調查。
截至發稿時止,警方調查未有結論,案件本身亦缺乏更多細節,“事故”或是“他殺”仍然難以下一結論。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海爾在這一公共突發事件中的危機公關卻是值得肯定的,并給后來的企業提供了一定的范本。
其一,不管主動或是被動,海爾集團首先采用了“以靜制動”的方式,靜觀事態發展。當輿論焦點匯聚于對女童父母的質疑后,海爾迅速把握黃金24小時定律,發布聲明并表達“工作人員已趕赴現場”的積極合作態度,為其打造了危機公關的良好開頭。
其次,海爾的官方聲明中,“對報道無法評價”、“在報道陳述的條件下”等表述相對嚴謹,在媒體缺乏足夠細節、足夠證據的報道面前,并未急于撇清自己,相反其未對媒體報道做出任何負面評價,但同時既否認了產品存在問題,又為之后的進一步澄清留有余地。這樣的行事方式,與時下動輒直斥媒體造謠卻拿不出證據、聲明中自說自話甚至訴諸民族企業,而在最后又被證實確實存在問題的某些上市公司相比,海爾確實狡黠、聰慧,以“扮豬”的方式吃到了老虎,,還贏得了媒體的轉頭支持。
此外,除了媒體在態度上的微妙倒戈,海爾的聲明顯然還得到了網友的認可,其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被越來越多的網友認為是“躺槍了”。
據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監測,截至發稿時止,海爾發布聲明的微博獲得了3322個“贊”,12393次轉發。從微博的評論中可以發現,不少網友認為海爾危機公關“反應迅速、處理得當”,還有網友評論道:“埋在地下也中槍”。不過,評論中也出現了疑似水軍,如簡單發表“支持海爾”言論的網友,及與質疑海爾的人士進行逐一辯論的“熱心”網友。若確認“水軍”屬實,則這應該算是海爾此次危機公關中的小小敗筆。
有趣的是,浙江電視臺錢江頻道《九點半》試圖模擬事件實錄,用兩袋共重20公斤的大米放入相同型號的海爾洗衣機,結果,這一臺洗衣機在超過限重后仍能轉動。該節目以此實驗結果,試圖證明海爾聲明中“在報道陳述的條件下,海爾洗衣機不可能發生轉動”的表述失實。然而,犀利的網友提出,兩袋大米與兩個身高不一、體重不一的女童顯然區別不小,節目組因其實驗設計不嚴謹,而吸引了一大批網友的嘲笑。
盡管海爾的危機公關從某種程度上值得稱道,但其在面對媒體時卻失去了撰寫聲明時的那份從容和高明。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試圖就此事的后續處理采訪海爾相關工作人員,一如其他危機事件時,被卷入的一方緊張告知“對此事不清楚”。而其后,中國上市公司輿情中心在工作時間多次致電海爾集團公關部,其電話也一直處于無人應答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