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藩的說法是不是站在開發商的立場上,幫他們掩蓋暴利?董藩大笑著說,“昨天見到了任志強(注:北京華遠集團董事長,認為中國有“窮人區”“富人區”很正常。)我還說,你欠我的錢還沒給我呢,他說我怎么欠你錢?我說
媒體、老百姓都說你給了我多少多少錢,所以我是站在學術的立場上說話,不是站在開發商的立場上說話。”
開發商:不怕公布成本
“董藩的說法有道理,作為開發商,我們也完全可以隨時公布房價成本。”南京中浙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國安對公布不公布房價成本顯得大氣十足。
張國安打比方說:“有句諺語說‘上帝拼命要掩蓋的,就是世人迫切想知道的’,公布房價成本也是如此,很多老百姓想知道,我們也隨時可以公開。”關鍵是誰來公開的問題,目前沒還有一個行業徹底公開成本,為什么單單針對房地產業呢?汽車行業沒有公布、醫藥行業沒有公布,如果房地產行業公布成本了,只會導致市場競爭的不公平。
他表示,其實現在的房價成本很多已經清清楚楚了,政府拍賣土地價格、土建成本價格都是公開的,剩下的就是差異成本了——有的開發商綠化花50元一個平方、有的花二三百一個平方。
“還有就是誰來公布的問題,是政府部門還是開發商?政府公布成本不真實,因為對開發商具體的成本不熟悉;開發商自己公布成本,老百姓不相信。因此,這是一個矛盾,可操作性不強。”張國安說,“其實我們的利潤率現在也就15%——20%。”
律師:買房人有成本知情權
“和違反不違反公司法扯不上關系。”南京熙典律師事務所資深房產律師羅利軍認為,公布房價成本不屬于開發商的商業機密,企業自主定價也要遵循政府的指導價。老百姓作為買房的消費者,應該有消費知情權。
他說,一些開發商不想公布房價成本是緣于多方面的考慮,比如車庫的權屬問題,有的開發商在計算建房成本時已經將車庫計入成本,卻要拿出來二次銷售,這個就屬于“隱蓋”成本,是典型的價格欺詐。
為什么其他行業的成本不像房地產行業這樣爭論激烈?羅利軍認為,是房價高老百姓買不起房子決定的,認為開發商存在暴利,不管哪個行業,從消費者的知情權考慮,政府都應該給消費者一個交待。畢竟房產開發商的價格構成已經上報了物價部門,物價部門才給出了銷售商品房的指導價,成本已經很清楚了,不公開的原因只是在如何具體操作上出了問題。
[其他觀點]
房價成本還要算算公關成本
利潤率沒這么高,老百姓大喊房價高的原因還在哪里呢?有“京城四少”之稱的北京視野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鐘朋榮表示,房價漲幅是高于地價漲幅的,說明除地價以外還有其他原因推動了房價的上漲。對于房地產的成本而言,一個是土地成本,一個是開發成本,一個是公關成本,地價沒有漲,房價漲是誰漲的?是鋼筋水泥漲了還是公關成本漲了?還是民工的工資漲了?民工工資沒有漲多少,鋼筋水泥的漲幅看得見,那就是公關成本漲了,是這些地價以外的成本和泡沫因素拉動了房價上漲。
[背景資料]
董藩,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近日,他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易憲容觀點相左,引發了”董易之爭“。
具體交鋒觀點如下:
一,董藩說,房地產泡沫上海有北京無;易憲容說,房地產存在泡沫是不爭的事實。
二,董藩說,北京房價猛漲是由于實實在在的需求所致,高房價不等于有泡沫;易憲容說,房價飛漲緣于泡沫。
三,董藩說,宏觀調控應強調穩定房價而非下拉房價;易憲容說,(文章由上海公關公司整理編輯),房價回落20%也不足以穩定。
四,董藩說,2005年全年房價漲幅將控制在5~8%之間已不容易;易憲容說,房價至少會下降30~50%;
五,董藩說,在當前的形勢下,利率的作用有限,必須重視首付按揭首付比例的調控作用;易憲容說,利率是撬動房價的杠桿,可以以此來改變購房者與開發商的關系,從而改變供求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