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巴東·國際纖夫文化旅游節,活動策劃
素有“山川險勝甲荊南”的巴東是古代巴人故里,活動策劃,是巴文化、楚文化的交會地,是纖夫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三峽纖夫的起源地。古老的纖夫文化是巴東旅游的一張名片。2008年,巴東縣委、縣政府決定,深入挖掘纖夫文化,以纖夫精神為主,在巴東舉辦中國三峽纖夫節,讓更多的中外游客了解巴東旅游。
2009年4月18日,巴東縣成功舉辦首屆國際纖夫文化旅游節,近50家旅行社、千余名中外游客在巴東盡情感受著纖夫之魂、巴人之韻。以“世界纖夫在哪里,三峽巴東神農溪”為主題的一系列節慶活動成為向世界展示纖夫文化、塑造旅游品牌、推介魅力巴東的平臺。
依托神農溪景區優美的自然景致和深厚的纖夫歷史文化底蘊,2010、2011年,巴東再次張開懷抱,世界再次聚焦纖夫,巴東縣成功舉辦了第二屆、第三屆“巴東·中國三峽國際纖夫文化旅游節”。纖夫節成為巴東對外宣傳的最佳載體和最有效的城市形象廣告,打造了一張巴東及三峽旅游的節慶品牌,也進一步拓展了武漢、重慶、北京、上海市等國內旅游市場及歐美、東南亞等境外旅游市場。
文化是旅游之根與魂,巴東的纖夫文化浸潤了巴東的山山水水,使之更為靈動多姿。纖夫號子的叫響與巴東旅游觀念的突圍仿佛是歷史的約定和契合。巴東縣委書記李洪敏說:“發展旅游產業是加快巴東發展、實現富民強縣的戰略先導,是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是發揮資源優勢、堅持特色發展的必由之路。”
纖夫文化這個品牌的能量,改寫了巴東旅游的歷史,也書寫了一座城市的傳奇。通過節會,刺激內需,拉動投資,推動發展;通過節會,引爆一個新興產業,帶動經濟結構轉型;通過節會,吸引大批客商來巴東投資興業,大批項目落戶巴東。
統計數據顯示,巴東纖夫每年“拉”來的游客不斷增長。去年全縣共接待中外游客281.8萬人次,其中入境游28.6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2.8億元,綜合收入7億元,占到了GDP的12%。
4月18日,巴東縣與北京紅色世紀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巴國古城文化旅游產業園一期工程——巴楚新時代文化廣場啟動建設。建成后將成為彰顯巴人峽江建筑風格、包容文化旅游商業居住的新時代城市綜合體。同時還與該公司簽訂了項目二期開發合作協議,并宣布籌拍電影《情漫巴東港》的計劃。
“嗨,嗨喲喲,嗬嗨,拖呀,拖、拖拖拖……”聲聲纖夫號子在神農溪幽深的峽谷中久久回蕩。纖夫,是大自然給巴東的饋贈,巴東人正用這一饋贈,營造他們的幸福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