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會陽節,活動策劃

2月19日,日本岡山市西大寺,一名寺廟住持正在向赤身裸體的男子灑水。

會陽節又叫“裸體節”
2月19日,日本岡山市西大寺,一名寺廟住持正在向赤身裸體的男子灑水。當日,日本傳統的會陽節在岡山市西大寺舉行。會陽節又叫“裸體節”,參加者都是男性,他們只系日本傳統的兜襠布,活動策劃,幾近全裸。這一活動開始于江戶時代末期。

由寺院拋下兩塊寶木,男性信徒自由爭搶。
“寶木”由6寸長、直徑3寸的杉木挖成。人們對寶木癡迷的原因要追溯到1300多年前。據傳,那時西大寺觀音院剛剛建成,一位來自奈良的高僧將一種叫“修正會”的儀式傳入此地。在這個儀式上,僧侶們把廟里的寶物用“牛玉紙”包好,放在千手觀音像的背后,供奉14天,祈禱國家安定、五谷豐登、人民富足。
儀式結束后,用來包寶物的紙由住持贈給年長的信徒。得到牛玉紙的家庭一年內果真順順當當、豐衣足食,于是,信徒們每年都來爭搶牛玉紙,會陽節的風俗由此形成。到了500年前的室町時代,易碎的牛玉紙演變成杉木制成的寶木。當時的住持忠阿上人規定,由寺院拋下兩塊寶木,男性信徒自由爭搶。

節日當天,信徒入場
節日當天,激烈午夜一到,所有的燈火一起熄滅,兩塊寶木被一塊兒從殿堂的二樓拋下,參加者開始搶寶木,一般需要結成團隊進行。當寶木被人搶到后,人群漸漸地圍成幾個圈,慢慢地移動,走出寺院。爭奪寶木的儀式就此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