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傳統,特色節慶,盤點,活動策劃

波羅誕廟會現場
傳統節慶
春節風俗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題街道上搭起彩樓,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活動策劃,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此外,插桃花、擺年橘、團年飯、煮湯圓、逗利是(領紅包)、行花街、開年、人日、鬧元宵、游花地等也是廣州人春節特有的習俗。
端午節
廣州人每逢過端午節,有許多民間風俗,如斟艾酒、飲朱砂雄黃,門前貼符章,小孩要佩戴朱砂雄黃香包等,以為這樣可以避邪。此外,最有廣州特此色的要數劃龍舟、龍船景和吃荔枝了。
廣州元旦花車巡游
每年元旦這天,由海內外旅游界組成的旅游花車隊,在市區主要街道行進巡游,同時進行旅游文藝表演,有鑼鼓隊、歌舞隊、管樂隊助興,引得廣州市民沿途駐足觀看。
特色節慶
廣州(國際)美食節
廣州各類酒家、飯店參與評選,評選出各類名菜、名點、名小食或創新菜式百余款。美食節已連續舉辦十六屆,逐漸形成了以“食”為主,集飲食、娛樂、商貿、旅游于一體,既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又具有國際性、廣泛性、群眾性、專業性、科學性的著名旅游節慶活動。
波羅誕廟會
波羅誕廟會是廣州最大的民間傳統廟會之一,至今已有一千年歷史,當地有“第一游波羅,第二娶老婆”說。買波羅雞是波羅誕廟會的保留節目。波羅雞是一種紙糊的民間工藝品,據說這是一種“神雞”,在10萬只紙雞中,有一只會像真雞一樣在清晨啼叫。運氣好的人買到那只會啼叫的波羅雞就可發財。
傳說古時波羅廟附近有個張姓老婦,她養了一只很神氣、啼聲很響的大公雞。有個財主酷愛斗雞,想出高價想買老婦的雞,老婦不肯。他惱羞成怒,派家丁將雄雞偷了回來。誰知,這只雞從此再不啼叫。財主一怒便殺了它。傷心的老婦人將雞毛撿回家,用黃泥和紙做了一只雄雞,把雞毛一根根粘上去,第二天早晨,這只紙做的雄雞居然開始啼叫。老婦高興得又做了很多這樣的雞,拿到波羅誕廟會上去賣,這種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荷花節
每年8月舉辦的羊城荷花節,游客們紛紛到番禺市觀賞荷花,品嘗荷花植物類食品,以及觀賞其它的綜合文娛游樂活動,樂在其中。 番禺水鄉,河網縱橫交錯,池塘及河道多產蓮藕、蓮子,花香百里荷塘,歷來受到人們稱贊。荷花結的籽叫蓮子,是一種優質食品;其莖為蓮藕,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食用價值,可作蔬菜、藕粉、蜜餞食品等。
番禺新墾所產的蓮藕遠近聞名。該地是一片新圍墾的綠洲,土地肥沃,泥質松軟,土層深厚,種上蓮藕后產量很高,后又育出了“貓兒頭”和“壽星桃”等優質藕種,質量好,含淀粉多,生食爽甜,熟食粉香,無論煲、炒、煮都同樣可口。 番禺便是在當地盛產蓮花基礎上舉辦荷花節的。通過舉辦這一類型的民間節慶活動,促進旅游及經濟事業的發展。
荔枝節
7月份就到增城去參加荔枝節。此時是精神、物質雙豐收的絕好時機,吃荔枝可以滿足口腹之欲,在此期間舉辦的歌舞表演、美術攝影展覽等更使人大飽眼福。
中國旅游藝術歡樂節
歡樂節旨在弘揚民族精神,振興民間藝術。其內容主要是組織全省各市縣的民間文藝團體進行演出,同時也請省外和國外民間藝術團體前來交流獻藝。
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民間藝術特色的優秀節目脫穎而出,極大地豐富了廣東藝術舞臺。如潮縣的《英歌舞》、新會的《紗龍舞》、湛江的《魚舞》、汕頭的《蜈蚣舞》、豐順的《火龍》等,都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藝術感染力,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群眾。歡樂節期間,還組織有經貿、旅游、工藝美術商品展銷等活動,正可謂文藝搭臺,經貿唱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