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策劃人員的敏銳觀察力是新聞策劃工作者從事新聞采訪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電視節目的收視期待來自對獨特東西的深度挖掘。
“小新說事”欄目之所以能夠把選題策劃的幾個特點充分發揮出來,是建立在這個欄目組的工作人員深入現實生活的能力。只有深入了解本地社會經濟文化的程度,并憑借自身的新聞敏感及其對電視敘事手法的掌握,才可能制作出主題突出、手法獨特的新聞作品來。在《第三百六十一行》這個選題策劃中,觀眾看到了許多鮮為人知的特殊從業人員的生存狀態。墓碑鑿字匠在茫茫人海中隱藏在那么一個冷落的角落,然而,他們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有著自己的追求目標,又怎么能被攝入鏡頭。在汶川大地震時期的報道中,他們同樣在新聞大戰中找到了自己獨特的東西。他們克服重重困難,與地震災區的地市臺取得了聯系,傳遞出了最新、最快的來自災區當地的地方新聞。這些新聞鏡頭的視覺角度完全不同于中央媒體和四川衛視,極具新鮮感,為在嘉興工作的川籍民工傳遞出了更多的信息。
在奧運期間,“小新說事”欄目在奧運的大環境下,通過深入采訪,連續播出了一組身懷“絕技”的民間高手的人物報道,這些原本就生活在嘉興,卻很少引起人們注意的小人物及其事件,通過電視臺的節目播出,使他們的生活廣為人知。《9、歲老人打醉拳》、《老黃77虎虎有生氣》、《獨臂神投》等。這些報道不僅讓觀眾看了熱鬧和稀奇,更展示了群眾體育與全民健身在嘉興民間十分活躍的主題。
嘉興的觀眾之所以對“小新說事”有比較高的忠實度,就是因為嘉興廣電工作人員的敬業精神,工作干勁,他們經常不斷地給觀眾帶來“同樣的新聞不同樣的故事”。在他們的節目中這些來自于生活深處鮮活的新聞,總是能讓觀眾產生新鮮感和親近感,以至于百姓對它有著強烈的收視期待。這也是“小新說事”在多民生新聞進入收視疲勞期時還能保持旺盛的收視高峰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