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中國剛贏得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權不久,朱偉基先生就在上海圖書館的演講廳作報告,《展望2010年前的公共關系行業發展》。那些詳實的調查數據和精辟分析,充滿職業激情和專業理性的精彩演講,使大家深刻的感受到這位準公關人的職業素質和專業視野。報告給在座的每一位,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受上海市公共關系協會委托,東華大學傳播系進行了2004年度上海市公共關系行業調查。調查數據顯示,(文章來自活動策劃公司、上海公關公司),朱偉基先生領導的凱旋先驅公關顧問有限公司的知名度美譽度名列上海第一,對這一結果的詮釋作了理性的分析,但對凱旋先驅和朱偉基先生卻產生了諸多好奇與興趣。
一、 向客戶學習 在專業化中成長
說起當年何以加入剛剛在香港興起的公共關系行業,已從業近三十年的朱偉基先生微笑里依然難掩當年的興奮。他于1974年畢業于香港浸會大學傳播系,曾在香港多份主要英文報刊及雜志擔任商貿和財經記者,對香港的媒體環境運作機制相當熟悉,與市場和企業的發展脈動息息相關。隨后他應邀加入一家國際航運集團任職公關經理。在加入這家航空公司之前,這家公司并沒有公關部,朱偉基先生開始一邊摸索一邊搭建他的職場舞臺。他常說,“在那里,我擁有了很多的機會認識什么是公關。我對航運有興趣,但是對公關更感興趣。”以職業人特有的干練和熱情,朱偉基先生在以后的幾年中,為航運公司跑船務,寫地方新聞,聯絡公關公司,建立關于船務方面的信息資料庫,應對并解決各類公共關系危機和問題,與廣告公司和咨詢管理公司建立密切聯系,學習管理經驗熟悉公關業務,較好地完成了不少大型活動與項目的傳播與管理。隨著這家船運公司公關部的日漸成型,朱偉基先生看到了公共關系這個新興行業的市場前景。經常被各種棘手的問題和挑戰所吸引,涌動和激發出靈感和熱情,朱偉基先生隨即應邀進入公共關系咨詢公司,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精煉的實務能力直接進入公共關系行業的核心領域。
朱偉基先生于1981年加入剛剛創立不久的香港先驅公關公司,出任董事總經理。至1995年,先驅公關公司已發展成香港最大的獨立公關公司之一。但是,朱偉基仍不滿足于此,而是引入國際運作模式和資本,與全球十大公關顧問公司之一的美國凱旋公關公司合作,城里凱旋先驅公共關系有限公司,出任凱旋先驅的合伙人和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早在70年代末期,朱偉基先生就開始關注中國大陸市場,曾創辦了亞洲第一份專為中國大陸發行的中文電腦月刊,并于1981年,開始為跨國公司和大陸企業提供專業的公共關系服務,為開拓港澳臺市場和內地市場,進行了不少的信息傳播和關系協調工作。1984年,開始協助上海市政府,收集了解港澳臺媒體對上海的各種新聞報道,使上海盡早與國內外的發展同步。1993年,先驅成立廣州辦事處后更名為凱旋先驅廣州分公司,1994年,同時成立北京和上海辦事處,2001年,凱旋先驅在上海注冊成立首家全資擁有的外企公關公司。在公共關系市場和業務的開發和拓展上,凱旋先驅逐漸得到國內外企業的認同,朱偉基先生的全球化視野和本土化運作的專業能力逐漸提升,受到各類媒體與公眾的關注和好評,名副其實地成為大陸公關市場的先驅。當初免費為上海市政府進行的媒體監測及分析工作,也開啟了上海公關行業最早的政府公關。
談起1991年在上海做的第一個品牌推廣活動時,許多過程與場景依然歷歷在目。朱偉基先生感嘆著談起當年如何在上海發布宣傳單頁的故事。如今這些企業活動早已是最常用的商業宣傳手段,但是在當年上海街頭還從未有過。為此,朱偉基先生通過各種方式與有關方面商議,說服了當時的政府機構率先接受這種宣傳方式,最終在街頭派發出了一張張宣傳單頁,告知了大眾巧克力與西方情人節的聯系,購買巧克力對親情和情人的意義,為一家著名巧克力品牌進入上海和全國市場,提供了優質的公共關系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