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策劃公司第四章 活動執行
2013-01-23 16:43:44
作為全國第一本活動運營實操手冊,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集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與實用性于一體,不僅能對包括分布在傳媒、企業、政府等單位組織的活動從業人員能起到一些參考作用,而且能讓普通讀者在輕松愉快的閱讀中受益,在寫作過程中,我們發現這是一個很難兼顧的事情,可是,我們又不想犧牲專業性、知識性、趣味性與實用性中的任何一項,怎么辦?為此,我們的建議是,讀者可以選擇性閱讀,活動運營從業者不要放過作為這本書絕對干貨披露的相關文案,普通讀者則可以把這些章節一眼帶過。
做完上述交待,我們用一個段子說明活動執行的至關重要性。
一個年輕人愛上了一個姑娘,最后這個姑娘成了他的未婚妻。未婚妻要過生日了,年輕人想送件禮物。他來到商店,看了鉆石、珠寶……,但它們太貴了。突然年輕人看見了一個花瓶,這個花瓶如此美麗,年輕人覺得把它送給未婚妻再合適不過了,可惜的是,它還是太貴了。年輕人的行為終于引起了商店經理的注意。聽了他的境況,經理很同情他,指著墻邊一大堆花瓶片說:這樣吧,我叫人把這些碎片給你送去,再讓這人進門時裝作失手跌落的樣子,你看行嗎?年輕人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到了未婚妻生日那天,年輕人很緊張。果然有個伙計送來了一個盒子,但他進門時把它跌在了地上。所有客人都看著這個盒子,拆開一看,是些碎花瓶片,但每一碎片都是分開包裝好的。
最好的策劃都不過是紙上談兵,都需要不走樣地執行到位,當然也不要畫蛇添足。否則,最好的策劃都不過是一張廢紙或者惹出超過了掌控能力的麻煩。
再講一個國外的例子,這個例子來源于美國博西迪和查蘭所著的暢銷書《執行——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
已經很晚了,一位CEO還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一臉疲憊。他正在努力向一位來訪者解釋為什么自己偉大的戰略最終卻歸于失敗,但想來想去,他始終想不出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太令人沮喪了,”他說道,“一年前,我從各部門抽調人員,組成了一個團隊。我們舉行了兩次會議,建立了工作標準,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麥肯錫公司也來幫助我們。每個人都對這項戰略表示認可,都覺得這將是一個偉大的戰略,而且市場前景也不錯。
“我們的團隊是這個行業中最出色的,沒有人懷疑這一點。我分配了階段性目標,并向每個人放權——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施展拳腳。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務所在,我們的激勵系統非常清晰,每個人也都了解詳細的獎懲標準。工作的時候,我們充滿力量,信心十足,但我始終搞不懂,我們怎么會失敗呢?
“一年過去了,我們的各項目標均沒有實現,這太讓我失望了。在過去的九個月里,我被迫四次降低了收益估計。華爾街也不相信我們了。估計董事會也已經對我失去了信心。我不知道該怎么辦,而且也不清楚情況到底會糟糕到什么程度。坦白地說,我估計董事會很可能會解雇我。”
幾個星期以后,董事會果然把他解雇了。
據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類似的故事可能也正發生在中國許多個企業和公司的CEO辦公室里面。明眼的人一看便知,這個故事要告訴人們的是,這個CEO盡管掌握著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以及戰略的思維,帶領的團隊也可能非常出色,但是他卻缺少一個團隊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執行力,而這恰恰是他的致命弱點,也是他被董事會解雇的根本原因。
沒有執行力,企業哪來的競爭力?這種CEO必須要解雇。
在活動運營公司里,如果你問任何一個員工什么叫做“執行”,可能很多人都可以立即回答出來,“執行就是把策劃方案變成現實的過程。”從本質上說,執行就是一個實現目標的過程,它不再是紙上談兵、天馬行空地構思一個方案和計劃,而是如何讓這些方案和計劃落到實處,實現預期的構想。
“萬事俱備,只欠執行”。當活動所有的前期籌備工作都已經做得很圓滿的時候,活動策劃公司,接下來就是用“執行”來驗收自己的勞動成果的時刻了。
中國人講究陰陽開合的辯證關系,用到策劃與執行的關系上,策劃是“開”,執行是“合”,策劃人員考慮的應該是如何在開合之間把握一個度以及它們之間的自然過渡。在策劃階段,要博采眾長,要群策群力,要集眾人智慧,把能想到的都想出來,就像做一道菜一樣的,要先盡可能把天下美食的配料都擺出來,這樣,才可能在做這一道菜時有更多的選擇,也就可能做出更好的口味。但在執行的時候一定是一個“收”或者是一個“合”的過程,因為活動需要做到保險執行,不能出任何紕漏。